DNA定量测定(二苯胺法)实验报告x
DNA的定量测定(二苯胺法)实验报告
一、 实验目的
掌握用二苯胺法定量测定 DNA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。
二、 实验原理
? 在酸性环境中加热,DNA被水解为嘌呤,脱氧核糖和脱氧嘧啶核苷酸。其中脱氧核糖
在酸性条件下,脱水生成3-羟基- y-酮基戊糖,后者与二苯胺作用呈现蓝色,在
595nm处有最大光吸收。当样品 DVA的含量在40 — 400⑷范围时,光密度与 DNA的浓度 成正比。
样品中含有少量RNA不影响测定结果,但是蛋白质,脱氧核糖,阿拉伯糖和芳香醛等能 与二苯胺形成各种各样有色物质, 干扰结果。在反应中加入少量乙醛,可以提高反反应 灵敏度。
三、试剂与仪器
DNA标准液,二苯胺试剂,样品溶液
试管与试管架,吸管与洗耳球,可见分光光度计
四、DNA标准液曲线的制作与样品DNA含量的测定
1.取8支洁净干燥的试管,按下表操作:
编号
1
2
3
4
5
6
7
8
标准
DNA溶
一
0.4
0.8
1.2
1.6
2.0
一
一
液
蒸馏水
2.0
1.6
1.2
0.8
0.4
一
一
—
二苯胺
试剂
4.0
4.0
4.0
4.0
4.0
4.0
4.0
4.0
样品
DNA溶
液
一
一
一
一
一
一
2.0
2.0
混合后,于60度水浴中保温1h
冷却至室温中,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 A595nm
以DNA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 A595nm为纵坐标,绘制标准曲线,对照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
DNA勺含量
五、实验结果与讨论
DNA标
准试管
1
2
3
4
5
6
试管1
试管2
Y:吸光
度
0.000
0.129
0.260
0.369
0.518
0.676
0.399
0.386
X:总
DNA浓
0
13.3
26.7
40
53.3
66.7
X1
X2
度(⑷)
0.8DN标准曲线度光吸Y*
0.8
DN标准曲线
度光吸Y
*系列1
——线性(系列1)
由图可知,标准曲线为 y=0.0098x,则求出的
Xi=40.71 ?/ml,X 2=39.39 用/ml
平均 DNA浓度为 40.05 旧/ml,含量 n%=40.05/100%=40.05%
分析:由实验的标准曲线求得的 DNA浓度40.05 冯/ml,在40-400用范围内,光密度与DNA
的浓度成正比,用标准曲线求得的浓度为准确值, 另外,由DNA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 R2 =
0.9966,证明DNA光密度的关系密切,则求出的浓度也就比比较精确。 但本实验测得的 DNA
含量比整体水平偏低,造成的原因可能是:
在吸取DNA溶液样品时,未充分摇匀,便吸取 2.0mlDNA样液,造成 DNA含量
不均,造成实验存在误差,另外,在加完试剂后,未摇后便至于 60度水浴保温,造成二苯
胺与DNA的脱水物结合不充分,造成吸光值的偏低,从而造成后续的计算,样品 DNA浓
度偏低。
进行分光光度测量时, 可能由于比色皿未充分洗涤, 有少量自来水的残留, 相当于
稀释了样品DNA浓度,使测得DNA吸光值偏低。
在吸取二苯胺试剂分别加入8支试管时, 由于采用了不同试瓶的二苯胺溶液, 造成
试剂间存在部分差异, 导致DNA的脱水物结合情况有所差别, 影响最后DNA吸光值的测
六、思考题
1.如何定何判断某些样品是否有核酸?
答:取了4支试管,按下表操作( ml ):
编号
1
2
3
4
样液
2 . 0
一
2 . 0
一
蒸馏水
一
2 . 0
一
2 . 0
地衣酚
一
2 . 0
2 . 0
一
二苯酚
2 . 0
一
一
2 . 0
沸水浴中加热10 min
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,若1管变蓝,4管不变,则样品中含DNA,若3管变变绿,2管无
变化,则样品中含RNA, 若2, 3管不变绿,则样品中不含RNA, 若样品中不含RNA, 含1,4管不变蓝,则样品中不含DNA。
2 .实验中加入乙醛的目的是什么?
答:加入乙醛后,增加了二苯胺在溶液中的溶解度,同时使得DNA的显色量加深,便于观
察和增加测定对DNA含量的灵敏度,另外又可减少脱氧木糖和阿拉伯糖等的干扰。